膠東在線9月15日訊(通訊員 蘇涵霖)為切實提升公眾金融素養,守護群眾“錢袋子”,近日,煙臺農商銀行嚴格按照監管部門及省聯社工作部署,扎實開展了2025年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以“走出去宣傳+守好門防護”的雙規模式,將金融知識普及與風險防范實踐深度結合,取得良好社會成效。

金融宣傳進校園,護航權益助生活
活動期間,煙臺農商銀行高度重視,在煙臺審計中心的帶領下,積極參加監管部門在山東工商學院組織的“2025年金融宣傳品牌發布暨教育宣傳進校園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保障金融權益,助力美好生活”。活動現場,不僅設置了醒目的咨詢臺,還準備了豐富多樣的宣傳物料。工作人員通過發放精心制作的宣傳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師生及周邊群眾開展互動答疑,圍繞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結合真實案例,詳細講解詐騙分子常用的手段,如虛假中獎、網絡兼職刷單、冒充客服退款等,教大家如何識別騙局,保護自身財產安全;針對遠離非法金融活動,重點介紹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等的特征與危害,引導大家選擇合法正規的金融渠道;在正確使用金融服務方面,從銀行賬戶管理、合理借貸、理財投資風險提示等多個維度,為大家普及金融知識,提示大家的金融素養。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師生和群眾參與積極性高,累計接待咨詢超千人,發放宣傳材料1500余份,進一步擴大了金融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柜面及時防詐,護好老年“錢袋子”
在做好對外宣傳的同時,該行將風險防范融入日常業務辦理中,成功堵截一起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件。據悉,一位老年客戶前往網點柜臺,要求支取存單,金額8752.13元,稱需為孫子繳納興趣班學費。柜員在業務辦理過程中,老人手機突然響起微信語音通話,電話那頭,一位年輕女子熱情地說到:“大姨,要是銀行那邊不方便,可以幫您把錢存到另一個人卡上幫忙購買。”老人聽后,開始糾結是否存他人卡中。這一反常狀況引起柜員的高度警覺,并向老人詢問家屬聯系方式。然而,老人的反應出乎意料,變得緊張起來,匆忙刪除通話記錄并說:“不用問,沒問題。”柜員繼續與老人耐心溝通,在老人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中,大部分是“購課”“買多少”“誰買了”等話術,種種跡象表明這可能是一起電信詐騙。工作人員便開始耐心地向老人普及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段和識別方法,經過勸說,老人放棄了取款轉賬的念頭,避免了損失。
錦旗映初心,黨旗在一線
近日,煙臺農商銀行按揭貸款客戶孫某專程來到網點大廳,將一面書寫“困境之中伸援手,扶助服務暖人心”的錦旗送至工作人員手中,感謝在其家庭遭遇困難時給予的關鍵幫助。此前,孫某因母親突發重病,面臨高昂醫療費用,無力按時償還房貸。牟平區支行營業部黨支部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組織黨員服務隊上門溝通走訪,并及時啟動應急幫扶機制。通過多方協調,為孫某籌措資金。“你們不只是銀行,更是有溫度的家人!”孫某感動地表示。這面錦旗不僅是對煙臺農商銀行人性化服務的充分肯定,更是踐行“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體現。
此次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不僅向公眾傳遞了實用的金融知識,更通過實際案例展現了煙臺農商銀行守護群眾資金安全的決心和能力。下一步,該行將持續深化金融教育工作,創新宣傳形式、延伸服務觸角,常態化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和風險提示活動,切實履行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為構建安全、穩定、健康的金融環境貢獻力量。